為了這個系列的第二個作品,工作室的夥伴們被折磨了整整380天、推翻七稿設計,
絞盡腦汁在想:怎麼延續平成系列的風格,又能有其特點呢?
關於外形設計 標誌性格柵的延續
從第一筆設計圖開始,DYNA已經攢下了無數的的草稿,工作室一直想要找到一個平衡,一個保持延續又有自己特點的平衡--
「改動太大,不行,不像一個系列」、「延續太多,不形,這和TIGA有什麼區別」。
於是反反覆覆改來改去,再保留格柵元素的時候將內裡的文字配重換成了平行線條,型態也由長方形變成了梯形,得以在保留復古的同時增加了線條的簡約,體現這個系列的荒廢又秩序。

正反光之呼應--上蓋菱形格柵燈飾&底部四維光域
起初是因為想要做一個發光的鍵盤,因為覺得在夜深人靜、坐在螢幕前猛猛敲著發光的鍵盤時,很像一個光之鬥士。
雖然聽起來很好笑,但仔細想了想那感覺好像真的很爽。
最開始工作室將燈條嵌到側面,靈感來自於夜間行駛的汽車大燈,但測試時發現燈光一圈太過刺眼,而且沒有神秘的美感,
於是推翻重做,那既然不太刺眼又要有神秘美感,那就將燈光放到底部吧!
但是要做成什麼形狀呢?夜跑時的靈機一動--可以做成跑道燈,於是四條圍著底部的跑道燈亮相了。





但細細看又確實是那麼回事,特別是昏暗裡上下燈相呼應時,感覺自己真的化身光鬥士了。


圓潤與纖細的反差
DYNA採納了廣大鍵友的回饋,希望邊框更圓潤些不咯手,於是工作室做出了與上款邊框不一樣的設計--邊框倒R角,
進一步增加了產品舒適度,手感順滑流暢,但這個邊框角度經歷了20次以上的調整,
從R0.5到R3反覆修改了整整一周,最後定在R2,敲字時邊緣圓潤得像摸到了戰士的流線型裝甲。

而且,在圓潤的同時,工作室在底殼背面做了40度的切角,圓潤的線條到底部猛然收緊,側面看時窄窄的腰部讓側邊更輕薄,層次更飽滿。


ZOOM系列就是主打一個玩~ DYNA這次更是增加了螢幕的多種玩法!
使用了鍵帽螢幕和熱插拔旋鈕設計,右上角可隨意變身更改不同的組合—旋鈕能調巨集、屏幕能跑動態壁紙、全鍵帽無屏無旋鈕時還能秒變各種風格,
不過小編更傾向於旋鈕+屏幕,比較實用,嘿嘿。




這次DYNA套件採用8K回報率,快如影刃、延遲超低,實測延遲低到0.6ms,FPS遊戲裡開鏡切槍比喝奶茶還順滑,這波性能直接拉到1ms時代~
後續工作室也會出磁軸版本,將和星閃悅動合作,推出最新最頂的磁軸方案!

DYNA延續了TIGA的口碑超好的四種結構設計:O-ring、矽膠粒、彈力槓、TOP。
O-ring是公認的大家認為手感非常好的結構,但是運用在TKL配列上,一直是行業裡的難題,
但DYNA做到了,工作室採用高彈性矽膠材料,透過獨特的雙層O-RING結構,在有限空間內實現減震與回彈的完美平衡。
加上三種聲音包:經典的普通棉、Poron棉、軟木靜音棉,
這些組合足夠讓我們在鍵盤手感上玩出了花--
普通棉是日常通勤的順滑感,Poron棉則像給鍵盤穿上了定制西裝,
而軟木靜音的內膽搭配,讓OG玩家狂喜,在體驗了完美的OG感的同時,也解決了OG自帶弊帶的一些空腔以及震動自帶病。
嘿嘿,不知道朋友們比較喜歡哪種搭配呢!


在顏色上
這次DYNA增加了三款新色,最值得一提的是復古探索透PC版本,優雅又不失力量感,工作室裡的小夥伴都說好!


雖然DYNA套件從設計到成品磨了工作室整整380天,但看到成品那一刻,真覺得值得了。畢竟把敏捷技能點滿的光之戰士,只有DYNA了!!
最後,祝大家,心中有火,眼裡有光,人人都是光之戰士。


